【採訪撰稿:碩士班黃天岳、蔡佩宸、林玫如,黃天岳主筆】
郭慶輝學長,1979年畢業於東吳會計系,目前擔任鴻慶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郭學長事業有成,卻不忘提攜後進,多年來慷慨捐贈母系獎助學金,鼓勵學弟妹們不畏困境、力爭上游。本次專訪小組很高興有機會訪問到郭學長,聽學長暢談他的求學及工作歷程。
訪談一開始,我們問學長求學過程中是否有碰到什麼困難之處,只見學長一派輕鬆地回答我們:「完全沒有困難,簡單啦!自己從來沒有被當過」。因為若不覺得困難是困難,就不困難;若覺得困難,就永遠都困難,這是一種吃苦當作吃補的精神。學長表示,凡事都要適時調整心態。一般而言,高中生轉換至大學生時,由於是由通才學習進入專才學習,一開始都會有學習上的障礙,但學長強調,這時學生的心態就很重要,如果學生將「會計」視為未來謀生的工具,進而全力投入學習,就不會覺得有什麼難處。
學長提到會計為「謀生工具」,我們本以為有人指引學長選填會計學系,但學長提到過去的聯考制度,通常考生選填志願都是從依分數高低依序由第一志願排到最後一個志願,而他的落點就剛好就在東吳會計,並沒有特別的考量。而一開始就讀東吳會計時,學長和家人對會計的刻板印象是:「會計是女孩子做的工作」。但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班上的男生同學卻遠遠高於女生,全班60人,男同學竟然多達40餘人。談起學習會計的動力為何?學長笑笑地說,記得當時系上發行的「會計學報」,其中有一期是介紹會計系學生的未來發展,讓學長印象深刻就是看到東吳畢業後做會計的薪資行情,當時普遍的人月薪大概是六、七千元,但東吳畢業做會計的薪資行情竟然高達上萬元,讓學長不禁讚嘆:「東吳會計真能唸!」
接著,我們不禁好奇地問:學長在大學畢業時是否對未來有任何的憧憬或規劃?沒想到學長瀟灑地說:「沒有規劃,大學一畢業就先當兵,役畢後就直接找工作,很幸運的是當時同時獲得台塑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的錄取通知。經考慮後,選擇了進入資誠」。學長語重心長地表示,求學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將學校所學全部記在腦海裡,要用的時候才能及時拿出來。學長在事務所的工作經驗兩年,但認為事務所的工作不太適合自己,兩年後學長選擇轉換跑道。學長離開事務所,先後到卡琳塑膠、福樂牛奶等公司就職。在業界任職長達六年後,學長覺得發展有限,因此他打算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報考會計師,因為要有會計師執照,才敢自行創業,努力兩年之後,民國76年時順利考上會計師。
我們當下覺得學長非常厲害,因為當時會計師考試是一次及格制,學長怎麼有辦法在一邊應付工作,一邊讀書呢?學長笑笑地表示,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好好規劃時間,一切不是難事。學長更提醒我們,現在的會計師考試幾乎等於是學校的畢業門檻,考科可以分次過,還可以考四年,真的要好好珍惜,盡快考上。
我們好奇地問學長考上會計師後,有沒有想到要找人合夥,還是自己就開始一個人勇闖天下了?我們原本以為創立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很多資金,但學長卻說:「開事務所不用太多資金,幾張辦公桌,幾個助理就可以進行工作了,這就是『客廳即工廠』的概念」,也徹底顛覆我們一般的想像。除了有了場地及人工後,重點在於怎麼樣找「客戶」,有沒有客戶才是有沒有收入的問題。學長表示當時自己才三十初頭,還沒有什麼人脈,只能透過親朋好友推薦介紹,但客戶數也才幾家,做了一兩年後因為生意沒有太大起色,讓他決定先將擱下事務所業務,並再次轉換跑道。
由於當時正是台灣經濟大好,股票上萬點之時,學長選擇投入證券業擔任承銷商,工作一段時間後,學長再次重回事務所執業。由於在承銷商的工作經驗,學習了一些拉客戶的技巧,也培養了一些人脈,且恰巧碰上台灣經濟景氣的時期,從民國80年一路很順遂的做到今天,才有事務所如今的規模。
我們問學長有是否可以給學弟妹建議,能在求學階段更精益求精的建言?學長表示,現在的學生心態與他們當時都一樣,想說未來要到四大事務所、到一般企業就職,或報考公職過個好日子。但現在的市場與過去不同,過去都是非常多的外資前來台灣投資,有廣大的市場可以接收會計系的學子,外資都紛紛跑到大陸設廠投資,吸收一千六百多億美金,新加坡或韓國又是更多,相較於台灣,僅有二十多億,台灣市場已經和寮國沒兩樣,能賺的薪資或者福利比以前少之又少,學生的大方向都只知道要從上述所說的走。但若要自行創業開事務所,只要能撐過一開始創業的過渡時期,收入絕對能比領事務所的薪水的還要多上好幾倍,但當然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最後,學長給與學弟妹一些提醒的話語,第一,最重要的要把身體顧好,不要熬夜,也要維持固定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好的身體才能夠在工作上有所表現。第二,多閱讀,要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前述所說,知識什麼時候要用到都還不知道,腦子隨時都要吸收新知識,甚至在與客戶對談時才能夠達到「言之有物」的境界,當個有內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