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系友曾一安獲第十八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首獎】

摘要

系友曾一安同學,將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過程可以變成一首新詩,榮獲新詩獎首獎。

詳細內文可至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50831 瀏覽

作者簡介:

曾一安,1997年生,台北人。東吳大學會計系雙主修日文系畢,現任職於會計師事務所。

作品:

◎曾一安

一行往往必須好幾小時;

可是我們來回拆補的功夫徒勞

假使它看起來不像當時頃刻即有。

──葉慈〈亞當其懲〉;楊牧譯

數字們堅守著各自的形狀,你說

你是筋疲力竭的工匠,一切錘打都已白費。

想起你曾學琴,和我一樣

事務所裡已經凌晨,我依然願意為你述說──

現金流量表從期初現金數開始,以期末現金數作結

我們可能使用直接法或間接法:

直接法列出所有流入與流出,直接抵達終點

但直接面對一切,有時還是太難了

間接法就像左手與右手

知道它們在那,從背後摸索,扣住彼此

應收帳款減少一百萬(里赫特關了燈)

我們知道那代表一百萬的現金流入(讓琴音發亮)

知道了起點和終點

逐一分類,辨認,填補

其中的空白。就算起點和終點都是零

卻不代表它是靜止或停滯

可能花費一千億元購入石頭

經過提煉,鎔鑄,鍛造

賣出了一千億元的黃金

縱然知道起點與終點無非是零(巴赫虔敬寫下)

它不是毫無意義(而終於失傳的讚美詩)

最終的數字不是一切。其中無數的加加減減

數字還要以更多數字平反或告解:

錢變少了,可能是擴建廠房(阿格麗希登台前。一架安靜的史坦威)

錢變多了,可能全是借來的(史匹曼彈奏著和平。柏林,一九三一)

現金流量表經常得是反覆拆補,且極有可能徒勞無功

若編到最後無法抵達

因為不知道究竟放錯了哪片拼圖

往往又得重新開始,重新

分類,辨認,與填補

不如逐一指認每塊數字細小卻相異的輪廓

左右手靠近了,像不曾遲疑、摸索

就這樣抱住了自己。

那過程是繁瑣而美麗

連新台幣一元的失誤都不能有的

安靜、秩序,像妥善編排的樂句

迂迴向終點挺進,匯集

成為完整:由大海

知曉河流的總和;由一件毛衣,

撫摸幾球毛線的顏色、質地、溫暖──

但美麗不是我的主題

橡木桶裡加入水、葡萄與時間,數字

是不曾吐露的樂器,堅持沉默是它獨有的音色

(而我們,編製者──技術純熟的琴師,翻譯官面對

不可踰越的原文,古代羅馬的園子裡,奴隸種植著一粒粒

自我否定的美德)